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,早已成佛。
如果用現在說故事的口吻,就是–
很久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,那個地方的佛國名稱叫做空寂。有一尊佛名為大身如來,對著四部眾演說微妙法四賢聖諦。
這段故事出自佛經:菩薩瓔珞經。竺佛念譯。

菩薩瓔珞經◎四聖諦品第十二
爾時,佛告文殊師利:「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,名大身如來、
- 至真、
- 等正覺、
- 明行成為、
- 善逝、
- 世間解、
- 無上士、
- 道法御、
- 天人師,
- 號佛、
- 世尊。
剎名空寂,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,與四部眾說微妙法四賢聖諦,廣化眾生皆令至無餘泥洹界而取滅度。

大身如來說四賢聖諦
「云何四聖諦?
一為無量聖諦,菩薩得此聖諦者,一念之中自滅心垢亦能滅他心垢,不見塵垢有盡無盡;
二名行盡聖諦,菩薩得此聖諦者,一念之中盡令眾生覺了身口意行,若善、若惡盡趣道門,悉令眾生至無餘泥洹界;
三名速疾聖諦,菩薩得此聖諦者,能使一切眾生彈指之頃盡成佛道,無限無量不可稱數一日成道,復令無數阿僧祇剎土眾生之類,各生善心興敬供養諸佛世尊,香華繒綵作倡伎樂,阿僧祇諸佛剎土化作一寶蓋,而用供養出過諸天世人上,盡持天上自然飲食、衣被、床、臥具、病瘦、醫藥,一念之頃悉能成辦;
四名曰等聖諦,菩薩得此聖諦者,能使一切眾生盡同一趣無若干相,於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,猶如[1]焰幻野馬,世界空寂無形不可[2]獲持。
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,教化眾生淨佛國土,亦不見眾生有得度者,亦復不見受化者,非不有眾生非不無眾生,非不有淨眾生非不無淨眾生,非不有濁非不無濁,非不有受胎非不無受胎,非不有非不無有,非不有生死非不無生死,一一分別悉無所有,知十二因緣亦復如是,從癡至十二因緣非有非無,猶如野馬,世界不可獲持無近無遠,雖化眾生不見有化。
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,觀諸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,不見有起不見有滅,亦不有相亦不無相。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以無相之法,教化眾生淨佛國土。雖有佛無有佛想,雖有法無有法想,雖有比丘僧無有比丘僧想,是謂,文殊師利!菩薩摩訶薩已得無相法者,住不退轉而無有礙。譬如有人於夢中或為國王、或為轉輪聖王,覺已便憶夢中所作亦不忘失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,觀諸眾生成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,亦不見有成相,亦不見無成相。」